English

论邓小平的人才理论

1998-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何宪 我有话说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竞争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国人才资源开发要坚持以邓小平人才理论为指导,用改革的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新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突显。邓小平同志在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思考中,对人才资源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成为科学的、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在人们过分把经济振兴的希望寄托于自然资源和资本之上,仅仅把众多的人口视为发展的负担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开始关注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对人才资源开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作了精辟独到的论述。

第一,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人才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大加强。邓小平同志指出: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巨大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肯定科学技术重要作用,也就是肯定了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因为“历史上的劳动力,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邓小平同志从研究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中得出结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不仅靠物质资源,人才同样也是发展经济的资源,而且是更重要的资源。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充分开发我国潜力巨大的人才资源。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离不开对国情的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自然资源和资本短缺。要在自然资源和资本方面形成发展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究竟有无优势呢?这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基本信念和战略规划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第三,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尤为重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国家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认为,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才。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同志从国策的高度认识、阐述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在邓小平人才理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

邓小平人才理论既是科学分析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的成果,又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才工作的科学总结和前瞻性的研究,它解决了我国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前提。人才资源开发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个知识和人才无足轻重的社会里,谈不上人才开发。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后来,他又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它要求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它要求切实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地位,肯定知识劳动的成果价值;它要求爱护和关心知识分子,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它还要求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科学知识,学习科技知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了开发人才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大胆培养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使用人才的思想基础。

2、发展教育,重视培训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干部结构不合理、不对路”,因此,他非常关注教育培训工作。“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个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各级领导要象抓好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教育工作”。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视培训为投资,而且是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乘数效应是经济活动的典型现象,它表现为某一要素增加时,会导致效益产出成倍增加或成倍减少。人才资源开发是乘数效应规律涉足的主要领域,实践证明,对人的投资可以使对其他方面的投资收益倍增。

3、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只有在合理配置使用人才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要求把人才使用好,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好,认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强调选人用人的角度,也要变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邓小平同志重视机制建设,他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特长。”第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人才短缺和积压浪费并存的矛盾,配置效益低下。“我们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浪费专业技术力量”。“现在科研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这样的管理形式不行”。第二,新的开发机制要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使用。“体制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有利于选拔人才。过去那样臃肿,根本无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我们就是要建立这样一套制度,使那些有专业知识的、年富力强的人,被选拔到能够发挥他们才干的工作岗位上来”。第三,承认、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长处。邓小平说,我们说资本主义制度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搞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1982年,邓小平提出,“招聘也是个办法”,同时他提出“怎样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当,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是市场进入人才资源配置领域的思想先导,在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招聘的特征是公开平等竞争,邓小平同志谈招聘,实质上是在讲竞争;打破种种界限是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促进竞争。而竞争正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活力所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只有在竞争的机制下才能体现。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为人才资源开发式的管理模式取代统制式的管理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石。

邓小平人才理论对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奠基性的贡献很丰富,他关于我国人才资源开发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要防止和克服的错误倾向等方面的论断,是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